定速空調是指其內部壓縮機電機的轉速怛定不變,通過開關壓縮機來調節溫度。
變頻空調是指采用變頻原理,利用二次逆變得到的可變化交流電源來調節壓縮機轉速,從而改變管路中制冷劑循環量,控制空調器輸出能力。
交流變頻是指通過定子、轉子之間的磁場的相互作用使轉子旋轉,交流變頻空調具有制冷制熱快速、控溫精確的特點。
直流變頻是指采用直流變頻壓縮機,壓縮機定子產生旋轉磁場與轉子永磁磁場直接作用,實現壓縮機運轉。直流變頻壓縮機效率比交流變頻壓縮機高10%~30%。
直流變頻空調與傳統定頻空調區別
變頻空調是指采用變頻原理,利用二次逆變得到的可變化交流電源來調節壓縮機轉速,從而改變管路中制冷劑循環量,控制空調器輸出能力。定速空調是指其內部壓縮機電機的轉速怛定不變,通過開關壓縮機來調節溫度。

變頻空調:變頻空調適用工作電壓范圍大;啟動電流小;高功率運轉,迅速達到設定溫度,低功率維持,室溫平衡,因而制冷制熱迅速、省電、室溫波動小。定速空調:定頻空調以固定功率運轉,通過頻繁開關機維持室內溫度,因而制冷制熱速度緩慢,對家庭電網沖擊大,室溫波動大。

直流變頻空調與交流變頻空調區別
交流變頻產品與直流變頻產品主要區別在壓縮機和控制系統兩部分:1、壓縮機區別直流變頻空調和交流變頻空調采用的壓縮機電機,原理上都是定子產生一個不斷旋轉的圓形旋轉磁場,利用定子、轉子電磁間磁場力相互作用產生轉矩不斷推動轉子轉動。

①交流變頻:壓縮機采用交流電機驅動原理:采用交流變頻壓縮機,通過定子、轉子之間的磁場的相互作用使轉子旋轉。但其特別的設計使得可以在較大范圍內通過改變電源的頻率和電壓來改變電機的轉速。特點:相對于定頻空調而言,交流變頻空調具有制冷制熱快速、控溫精確的特點。但交流變頻壓縮機的運轉是靠定子繞組上通過的電流和轉子繞組上的感應電流形成的磁力線的相互作用實現的,因此轉子繞組有電流通過,產生電能損耗。其成本比直流變頻空調要低很多。

②直流變頻:壓縮機采用直流電機驅動原理:采用直流變頻壓縮機,壓縮機定子產生旋轉磁場與轉子永磁磁場直接作用,實現壓縮機運轉。由于轉子是永磁體,沒有線圈/繞組,無需外部供電,也就不產生電能損耗,效率高、節能。特點:效率高與噪音低。直流變頻壓縮機效率比交流變頻壓縮機高10%~30%,噪音低5分貝~10分貝。交流變頻與直流變頻是兩代產品。

2、控制系統區別①交流變頻交流變頻壓縮機采用異步控制,(220V/50Hz的市電經整流濾波后得到310V左右的直流電,此直流電經過逆變后,就可以得到用以控制壓縮機運轉的變頻電源。脈寬調制(PWM):在輸出電壓每半個周期內,把輸出電壓的波形分成若干個脈沖波,由于輸出電壓的平均值與脈沖的占空比(脈沖的寬度除以脈沖的周期稱為占空比)成正比,所以在調節頻率的同時,不改變脈沖電壓幅度的大小,而是改變脈沖的占空比,可以實現變頻也變壓的效果。這種方法稱為PWM(PuleWidth Modulation)調制,PWM調制可以直接在逆變器中完成電壓與頻率的同時變化),控制電路比較簡單。

②直流變頻:直流變頻壓縮機屬于同步控制,時刻檢測壓縮機轉子位置,并依據壓縮機轉子位置進行實時調節,控制壓縮機頻率。壓縮機采用無刷直流電機(120°)或永磁同步電機(180°),則變頻就是直流變頻。如果采用交流電機,則變頻就是交流變頻;另外,全直流變頻是指壓縮機、室內外風機均使用直流無刷電機,部分直流指只有壓縮機使用直流無刷電機。
渦旋壓縮機工作示意圖

數碼渦旋壓縮機工作原理:數碼渦旋壓縮機通過在一個時間周期內負載與卸載的時間比例來實現的。壓縮機容量是通過渦旋盤的周期性嚙合與拓開來改變的。當外部電磁閥關閉時,壓縮機輸出容量,處于負載狀態,當外部電磁閥打開時,壓縮機無容量輸出,處于卸載狀態。舉例:假如設定的時間周期為20秒,負載10秒,占20秒周期中的50%,則輸出50%。

數碼渦旋壓縮機

數碼渦旋壓縮機主要結構

PMW閥在數碼渦旋壓縮機的作用

變容量原理
循環周期=負載時間+卸載時間如果用戶設定循環周期=20秒,數碼渦旋壓縮機輸出容量的變化通過負載和卸載的時間比例進行控制。

變頻壓縮機工作原理

壓縮機容量是通過壓縮機馬達的轉速來改變的。當室內負荷要求高時,壓縮機馬達頻率隨之增大,從而導致馬達轉速更快,容量升高。當室內負荷要求降低時,壓縮機的頻率減小,從而使容量降低。
數碼渦旋與變頻渦旋壓縮機的對比
數碼渦旋技術容量調節快

數碼渦旋技術輸出在10%~100%之間,是通過改變加載時間的比例即可改變壓縮機輸出,從而實現連續容量輸出,既無級輸出;變頻技術工作頻率范圍在52赫茲到210赫茲之間,壓縮機以有限的容量級別運轉(例:21級),所以容量輸出是間斷的。而且,當室內負荷突然從小變大時,壓縮機的頻率增加需要經過中間過渡段。這就意味著,如果室內負荷要求有所變化,壓縮機則要對新的負荷有一段響應的時間,不能立即對應。
相對而言,數碼渦旋技術能效比COP更高數碼渦旋技術無變頻損失、無制冷劑的熱氣旁通,因此10%~100%負荷范圍內,COP性能優良。空載時的能量損耗很低(僅為10%),這也使得數碼渦旋在部分負荷的情況下COP值也會更高。變頻技術變頻系統損失大約占功耗的15%,這樣就降低了系統的COP值。當室內機的總容量要求較低時(如10%、20%或30%),變頻系統必須使用制冷劑的熱氣旁通進行容量調節,因為變頻壓縮機最低的容量輸出約為40%。在室內的總容量要求較低的情況下,由于制冷劑的熱氣旁通,能量會有損耗,系統的COP值降低。由于馬達的頻率不斷變化,很難測定變頻系統的能效比。為了測量穩定的運行工況,必須用外部裝置保證壓縮機頻率固定,這種情況下的能量測定不包括變頻器的損失。為了獲得真實的性能參數,典型的變頻系統損失15%必須計入,否則數據就會顯示一個不真實的較高COP。能量損失:1.變頻器損失10%;2.轉速改變后的電機效率損失可達5-10%;3.變頻系統低負荷時需旁通。數碼渦旋技術電磁干擾小

數碼渦旋壓縮機驅動只需簡單的負載和卸載控制,不需對電網配電進行頻率改變,基本不產生干擾電磁波,符合EMC電磁兼容要求;變頻壓縮機產生高次諧波,不適合用于通訊機房等精密場所,不符合EMC電磁兼容要求。數碼渦旋系統圖

版權聲明: 本內容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因無法獲得原始出處無法標明來源敬請諒解,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在文章后留言說明,我們將盡快處理,對可能產生的任何影響我們均不承擔責任,并且也不代表重慶穹釋機電工程的觀點和立場。